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救火英雄



睇TRAILER, 你不會覺得"救火英雄" 跟" 逃出生天"有分別. 但睇完整部電影, 散場的時候, 聽到不少觀眾即刻說好睇過" 逃出生天" ! 必須要讚自編自導的郭子健, 他既能執導"打擂台" ," 為妳鍾情" 這類小品, 亦能駕馭大片如" 救火英雄". 無論在編或導, 都相當不俗. 劇本樸實緊湊, 劇情推進, 人物描寫, 救人場面各方面都取得平衡, 不會只著重堆砌緊張爆破場面, 更不會出現令人難以信服的 "打不死" 角色. 而每一個角色都有得發揮, 不會側重任何演員. 電影裡有火, 但也著重煙, 事實上, 很多火災裡, 不少人是被濃煙焗死. 而電影裡, 更以濃煙比喻人心的迷失, 賦予電影有更深層的意義. 畫面配樂都好用心, 最後謝霆鋒, 任達華, 安子杰三人抽煙那幕, 好有美感及詩意. 雖然有內地演員參與,  但電影仍然給人地道港產片的感覺. 如果可以刪除了成龍那段片, 令電影更完整. 成龍那段太搞GAG.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電影: 風暴


本來套電影應該幾感人架,  特別是林家棟死後, 劉德華幫他圓滿了那個謊言.  對白有POINT, 對人性陰暗面的描寫亦不俗 .  劉德華的角色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的轉變, 及林家棟那條感情線都合情合理.  可惜, 導演太著重天馬行空的打鬥, 爆破場面, 構成了不合理的地方, 例如劉德華的角色永遠炸不死, 從高處墮下, 仍然行得走得, 勁過 Iron Man, 林家棟最後地陷時逃跑等變成了笑位....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發夢王大歷險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睇TRAILER 唔覺得好睇, 但入戲院睇完整部電影, 發覺幾好睇. 雖然本片的男主角是Ben Stiller, 但不要期望好好笑. 故事有意思, 某部份內容令人反思, 反映不少打工仔心聲. 以輕鬆手法去表達, 不HARD SELL 人生道理, 不說教, 開心及帶點感動離場. 我覺得以" 尋找第25格底片為由, 展開人生冒險之旅" 是非常不錯的構思,  而第25格底片--簡直是向打工仔致敬, 我覺得每一個認真工作的人, 都是第25格底片. 不過, 本片都有植入式廣告..如 I'm loving it...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Arrow Season 1 DVD


Arrow Season 1 DVD 收錄 :  最好睇, 最爆笑是收錄了剪輯版本"Paley Fest 2013 - Arrow Panel",  例如 "Diggle" 原來每次收到劇本, 都要看看自己的角色死了沒有 , 觀眾包括我, 絕對不想Diggle死, 他是Oliver Queen best partner. Stephen Amell 亦充滿幽默感, 說Oliver最初在島上像個白痴..^^   Panel 內, 亦提到 "Oliver" 另一位非常受觀眾歡迎的partner--Felicity ,  twitter好多人問" who is that I.T Girl? ", 連Warner Bros的總裁也喜愛她....哈哈. 她也是我非常喜愛的角色之一. 聰明能幹, 好勇敢, 不懼怕危險任務, 偶爾會詞不達意, "欣賞" 自己上司Oliver, 但也不容許自己 " 愛上 "Oliver, 很可愛的角色.



而其他收錄如making of Arrow " Arrow Comes Alive! ", Arrow: Fight School / Stunt ....網上有得睇. 不過, Stephen Amell  實在厲害, 有些動作場面, 親身上陣, 因為他懂得 parkour, 身體又很強壯, 很適合當動作片演員. 原來Arrow 的打鬥動作場面, 盡量以真實畫面呈現觀眾眼前, 最多電腦特效是射箭部份, 所有射出的箭都是電腦加上去.










2012年11月29日 Arrow 1X07 感想

今集Arrow的劇情真的很豐富, 新角色黑幫頭目女兒Helena加入了! 一集之內, 就已經建立了非常鮮明的形象--強烈的仇恨心與孤獨感! 她跟Oliver一樣 " revenge is justice ",  共同目標與相同心態, 令二人頓成知心好友. 而今集亦埋下Oliver, Tommy 這對好友反面的危機, Tommy的父情原來是 "他" ! " 他" 正是威脅著Oliver 母親繼續同流合污的那個男人, 如果將來陰謀敗露, 我好奇Tommy的立場會是怎樣? 而Walter回來了, 他會放棄尋找真相, 當無事發生? 故事實在有很多發展空間. 今集亦有令人窩心的場面, Oliver的母親終於接受兒子的改變, 亦教曉女兒學會體諒哥哥. 




2012年11月7日 對ARROW 的最初感想

CW 呢套新劇, 改編自漫畫既" ARROW" 情節幾有追看性. 首先, Pilot 既導演又係David Nutter . 他處理過The Mentalist, Supernatural , Smallville等Pilot, 每次都好吸引觀眾收看,  " ARROW" 亦不例外, 節奏明快. "ARROW" 綠箭俠, 是Batman + Robinhood的化身 . 雖然我覺得以箭來對抗槍彈, 猶如以卵擊石, 蟷臂擋車. 但漫畫世界裡, 就是如此天馬行空, 想像力無限制.  主角是有錢仔Oliver Queen, 5年前一宗沉船意外, 父親及女朋友既細妹死左, Oliver從始流落荒島, 過著驚險, 被追殺, 被虐打, 被訓練的野外求生生活. 其實沉船不是"意外", Oliver媽媽有份參與, 開始已經埋下好多懸念, 荒島上, 那班"殺手" 是什麼人? 救了及訓練Oliver又是什麼人, Oliver的母親又是屬於什麼組織 ? 為何要殺自己老公滅口? 隱藏了什麼陰謀 ? Oliver 愛Laurel , 但又因為跟Laurel的妹妹鬼混而累死了她妹妹, Laurel 就跟了Oliver好友Tommy在一起, 令到感情關係變得複雜, Oliver跟Laurel 絕對是處於愛與痛的邊緣, 相愛又很難去愛, 這種糾結, 又是一個賣點! Oliver表面是一名花花公子, 內心傷痕累累, 要為Starling City市民爭取公義,  真係似Batman Brue Wayne.  而Oliver身邊那黑人保鑣 John Diggle就如 Robin. 我覺得選角好出色, 飾演Arrow 既 Stephen Amell , 外表夠 "型",  不說話的時候, 真的好像心事重重. 而Katie Cassidy, 曾經看過她演Supernatural 既Ruby, 今次她換了髮型, 我認不出她. 但她飾演爭取公義的律師, 都入型入格.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Paul Walker


今期明周阿俠指出: "一個既有燈紅酒綠, 狂野反叛的, 同時又是一個具親和力的家庭式電影" ,  我非常有共鳴, 這也是我喜歡《狂野時速》系列原因之一. 主角DOM 非常重視家庭,  《FIVE 5》內,  DOM 說過 "金錢--財來財去, 對我最重要的, 是這房間裡的家人. DOM領導下的小組, 儼如家人般親厚 " One for all, all for One ".  而《狂野時速》系列另一特色是小組成員包括了白人, 黑人, 黃種人, 拉丁, 猶太人, 體現了種族融和, 呈現出另類烏托邦. 明報阿俠亦說道: " 《狂野時速》系列的粉絲已經把這些角色當為真正現實的人物.",   早前我在香港討論區, 已看過有人留言 : " 由第一集看著BRIAN 跟 DOM 鬥車, 一個黃毛小子, 到後來逐漸成熟, 更當上爸爸, 彷彿看著  Brian 成長. "


明周阿俠: " 如果你認為雲迪素夠型我無話可說, 在這群稀奇古怪的角色中, 保羅獲加算是最有型最英俊的, 有他在, 這個系列好像更正氣, 更有看點." ,  看到上述這段話, 我笑了.      


我想引用Bilge Ebiri 的話:  "The tragic, awful, sudden death of Paul Walker reminds us that there are some actors who may not make a huge impact on you at the time, but whom you realize you'll miss a lot when they're gone." -- 很多《狂野時速》系列的粉絲的心聲吧!




我本身很欣賞Paul Walker 救急扶危的性格. 他是ReachOutWorldWild創辦人之一, 組織了一群義務工作隊包括了醫生, 護士, 救火員, 災難應變專家, 建築人士到災區救援, 之前到過海地, 智利, 菲律賓等地救助災民.


Entertainment Weekly 有一篇關於Paul Walker, 幾全面的報導:

The sides of Paul Walker you may have missed



Paul Walker  是 "Racecar Driver, Marine Biologist,Sportsman, Humanitarian, Father"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電影 《掃毒》



在一部電影裡, 一次過重溫昔日八, 九十年代香港警匪片及英雄片的經典場面, 很爽. 不過, 別期望《掃毒》的內容合理化, 犯駁位實在不少, 例如張家輝中槍掉進鱷魚潭竟然可以生存,  還跟八面佛女兒結婚? 劇情匪夷所思, 完全沒有說服力. 至於兄弟情義, 男人的浪漫, 那麼張家輝、劉青雲及古天樂還是能夠帶給觀眾 " 情與義, 值千金" 的感覺 . 雖然我仍然覺得古天樂演戲, 還是比較刻意, 太用力. 那場羅蘭姐及三人在醫院的戲份, 三人代入對方的角度, 盡訴心中情, 令人動容.  久違了的吳岱融, 今次飾演劉青雲上司, 演出很到位.  而歌曲《誓要入刀山》及《心照一心》好適合本片的情懷. 其實只視電影為 "娛樂"得觀眾, 《掃毒》的 槍林彈雨, 汽車追逐,  驚險連場, 再加上劉青雲, 張家輝入木三分的演技,  已經值回票價.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2 Chainz, Wiz Khalifa - We Own It (Fast & Furious)


以後再看不到 Dom, Brian 的兄弟情 及 Brian , Mia 的夫妻情, REALLY MISS YOU !!

今天A, B, C, D, E 事情


A -- AIDS..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街上派紅絲帶, 希望傳遞關懷愛滋病人訊息. 我也拿了紅絲帶.


B--買了Fast & Furious 6 Blue-ray. 前兩天才知道此片已經推出了BLUE RAY. 店員竟然問我, 是否因為男主角死了, 買來悼念? 我說我好喜歡這位男主角, 不過, 我本身是這系列的粉絲.  他死不死, 我都會今天來買的.  那店員可能沒事可做, 再追問我: " 你幾時知道他死了? " ,  在facebook ! 其實中午看到香討, 有人POST "狂野時速PAUL WALKER" 的貼,  已經知道他身亡消息, 但難以置信, 直到看見FACEBOOK "電影雙周"  貼了出來.  其實到了現在, 我都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


C--街道上, 見到了很多Christmas 裝飾.

D--Death of Paul Walker. 你好少會見到Paul Walker打架, 濫藥及酗酒的報導, 形象非常健康, 又樂於參加慈善活動, 幫助世界不同地方的人, 但世事難料, 任何人都有可能隨時死掉. R.I.P Paul Walker . 祝願他的女兒及家人堅強生活下去.  而他的電影作品如" Eight Below", " Fast & Furious" 系列,  觀眾永遠記得, You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Paul Walker. Miss you , Mr. Walker. 


E--在Lee Theatre "Muji Cafe" EAT lunch . 好像food court, 可以選擇三 或四品 (食物) 加白飯或十穀飯, 加飲品. 自助形式, 有留座牌, 放了牌就可以自己拿食物, 我選了四品--沙律, 鯖魚, 雞, 南瓜,  十穀飯, 味道不俗, 98 元, 沒有附加服務費及TIPS, 我覺價錢合理, 又坐得舒服. 


F--到禮頓道PCCW , 拿取 "FREE" 禮券.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The Mentalist 6X08 Red John篇--虎頭蛇尾






我看的美劇, 如The X Files, Prison Break  總愛越寫越誇大, 牽涉到很多權力機關高層人士, 但如何埋尾, 主角如何扭轉大局, 實在好考編劇功力. 綜觀前幾季的The Mentalist , 就知道此劇的編劇們, 善於把Red John寫成一名神通廣大的大反派, 卻沒有好好舖排伏線. 這可能因為美國續訂及取消劇集制度, 令編劇們見步行步.  本來那個"七人名單" 概念不錯, 但仍然有不少漏洞, 因為觀眾發現名單內的七人, 有人是沒有跟PJ 握過手, 何來出現在名單之內呢?



"七人名單" 令劇集掀起了一些高潮位, 大家不斷討論誰是RJ. 編劇們亦故佈疑陣, 可能編劇要給觀眾一個" 驚喜", 所以選擇了一個"出乎意料" 的人物為Red John.  可惜, The Mentalist 不是喜劇, 不是周星馳那種不用理據支持的  " 估你唔到" 劇情.  這是查案片,  要有合理伏筆, 要說服到觀眾, 這人是有能力去跟Patrick Jane鬥, 在前幾季, 大家都見到他如何把Patrick Jane玩弄於股掌之中.  這麼一個角色, 要擁有好大的權力或是財力吧, 編劇總不能只是挑一個不顯眼的角色來充當RJ. 故弄玄虛, 只會令人質疑其合理性, 他有什麼能力組織勢力龐大的BLAKE? 既不是高層, 亦不是富甲一方, 天眼教主BRET 比他更具說服力. 另外, Red John 既然可以利用不同司法機關人員去幹勾當,  今集卻不堪一擊,  Patrick Jane輕易就解決了Red John ?  嚴格來說,  Jane沒有智取Red John, 是Red John自己走出來承認身份. 隱藏了身份這麼多年, 突然出來露臉, 真的自尋死路!!! Red John 的出現, 也沒有解答所有疑團,  編劇不理會其合理性, 只著重於Patrick Jane報仇, 追殺Red John. 實在可以理解網民的不滿.


很多網民追看了這麼多年,  而Jane, Red John 兩個角性都被" 神化"了, 他們的對決, 理應是高明的, 旗鼓相當, 結果雷聲大, 雨點小, 不能符合大家的期望, 失望之聲不絕耳. 其實第三季的結局, 如果把那人說成 "真 " Red John, 反而令Red John那條線, 變得很完美. 可惜 , 編劇們死不放手,  拖拖拉拉, 但心目中卻沒有計劃如何舖排, 結果第六季今集 " Red John" 劣評如潮. 撇開The Mentalist 自圓其說的劇情, 本集, 我頗喜歡Patrick Jane那兩幕 "奔跑"的場面. 第一幕奔跑, 追殺Red John , 像是告訴大家, Jane追尋RJ , 追查了很久, 觀眾亦陪Jane 跑了數年!! 第二幕是結尾, Jane仿佛是奔向未來日子, 告別從前!!  


儘管有多麼的不合常理, 我還是喜歡追看The Mentalist. 首先, 我從來不認為The Mentalist 是出色的查案片, 每次Patrick Jane認定誰是兇手, 就設局令兇手認罪, 談不上佈局精妙. 沒有期望, 何來失望, 哈哈^^.  我只注重看Simon Baker演繹那個內心痛苦, 在人前嬉皮笑臉, 狡猾又風趣的Patrick Jane. 另外, 我喜歡看CBI的團結精神--All for One  . 他們常為Jane, 做一些違反法規的事情 . 今集 " Red John" 亦突顯了這種團結精神. 當中,  Cho真的好勇敢, 跟Abbott 爭論. 如果只靠Lisbon , Jane真的逃不了.  Cho對朋友同事, 義薄雲天, 又有自己的堅持, 這樣好的角色,  絕對要保留至此劇終結!! Lisbon 對 Jane的信任 , 可以連鎗也給了Jane, 難怪Abbot 用上" your  boyfriend " 的字眼.  我本身喜愛Prison Break , 所以看到" C- note" 扮演Abbott, 感到很親切. 當初, 我也是因為 " veronica" , 才看 " The Mentalist ", 後來則因為Simon Baker的演技, 而繼續追看.  值得一提是Lisbon借鎗那一幕, 看到很多網民認為Jane欠了Lisbon一個擁抱. 我絕對同意.  Lisbon此舉是奉上了自己的前途, 分分鐘變成共犯, Jane 把Lisbon的幫忙, 看成好像是理所當然. 過去這麼多季, Lisbon對Jane的付出, 對Jane的縱容, 暗中存在了兩種關係--母子及情人.


Red John死後,  下集 " The Mentalist " 會從新洗牌,  Van Pelt , Rigsby離開, Lisbon , Cho保留, 而Abbot會變成常規演員. 看來Abbot 會比Bertram 聰明. 又會有新女角加盟, 宣傳片寫 New Mentalist, New Jane, New Life....我會抱著好奇心態, 究竟Jane的新生活, 他的人生態度會變成怎樣?  他跟Lisbon的關係會否邁進一步? Jane會如何回歸查案行列?  還有, 雖然Red John死了, Blake的組織應該仍然存在, 編劇們應該都要交代一下, 否則就是捉到鹿, 也不懂得脫角.


PS: 明珠台今晚仍然播映第五季The Mentalist, 所以我亦無理由在這裡寫誰是RED JOHN.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我追看的美劇 9月至11月 2013年

我追看的美劇九尾, 十月已經回歸, 看了數集. 其實沒有什麼驚喜.


NCIS-- 首兩集, 交代ZIVA 離開, 我真的有點捨不得ZIVA, 因為她既強悍, 亦感情豐富, 跟GIBBS 的隊員好有默契及火花, 她離去的幾集, 突然覺得NCIS 有點乏味.現在新加入的女將ELLIE, 有衝勁, 令NCIS 增添了點朝氣, 活力. 然而, 由於我還是在懷念ZIVA中, 所以暫時不可以完全接受ELLIE. 何況 ELLIE 不依規則的查案方式, 這樣的角色, 美劇比比皆是. 不算太特別吧!


The Mentalist--今季首八集集中查出誰是RJ, 網上亦引起不少討論, 香港時間, 明天星期一早上就知道答案. 劇情雖然有些不合理, 但好多TWIST及衝擊, 令我重拾追看The Mentalist 的熱情. 網上也熱烈地討論, 及好多所謂的 " 劇透".


Arrow--今季延續上季的模式, 故事採取雙線發展, 現在及五年的島上生涯. 今季不用跟著LIST 去對付壞人, 故事的發展空間明顯擴闊了. 更多的人物出現, 更多意料不到的劇情, 例如
Sara的出現, 絕對是一個Surprise !! 而Arrow要面對很多厲害壞人, 如Brother Blood, 喪鐘, Macolm Merlyn, Isobel等等, 這些伏線絕以可以用幾季來交代. 當然少不了, 女生喜愛的愛情故事, Oliver身邊的女生多的是, Shado, Sara, Laurel , Isobel , Helena...而很多FANS 喜歡Olicity. 我是其中之一! Felicity 很能幹, 又能夠體諒到OLIVER 處境, 說話時偶然會詞不達意, 很討人喜歡. 相反,  Laurel ....真不明白, 她以前演SPN 都沒有那麼瘦. 而劇情的發展, 亦令Laurel這角色, 讓人感到煩惱.


Supernatural -- 真的是為了DEAN, SAM 兩兄弟而睇, 劇情重複再重複,  今次是ZEK 上了SAM的身體. 不過, 都感受到編劇的苦心, 刻意減少angels, demons的部份, Cass變成了正常人. 但Cass學習過人類的生活, 頗有喜感. 劇集本身回歸基本 " saving people , hunting things ".  最新一集,  捉鬼之餘, 亦有閃回DEAN 一段年輕往事, 又再次體現 DEAN為了SAM的犧牲精神, 相信這類情節, 滿足了不少SPN FANS .  睇SPN, 就是為了他們的兄弟情 !!!


The Vampire Diaries--我就是那種, 又要睇, 又要鬧 !! Silas這個上季大BOSS, 今季很快就死了. 劇集立刻又製造一個神秘組織出來....TVD 永遠都有更大的BOSS, 然後好兒嬉被死掉. Silas, Amara 原來是帶出一個 "命定" 信息. 這也是美劇的公式之一" fate" "destiny" . SPN, FRINGE 也有這樣的概念, 但往往, 命運都能改變的.Stefan受苦寫得多了, 今次輪到Damon. 人物關係混亂, 性格一團糟已經可以概括了.  唯一令我追看的理由--STEFAN, 由始至終, 他性格如一, 對愛專一.


[轉載] Prisoners (罪迷宮) 劇情大解構

我很喜歡這位仁兄對電影內容的分析及觀後感,  今年睇他分析 TRANCE , 已經感到讚嘆.

而 對 PRISONERS  的深入解構,  啟發了我, 讓我從另一個角色去看PRISONERS

來源: http://onethirdfilm.wordpress.com/2013/11/13/prisoners/

我省略了博主引用 "馬太福音 6:9-13" 的章節 (其實電影內, 主角常說的)

153分鐘的內容,貫穿著下列核心人物的心理描寫,
帶領觀眾找出線索並推理,組織記憶碎片,走出預設迷宮,
能給予互動的空間,並可在電影世界以外繼續去尋思,
就是《Prisoners》(罪迷宮) ,
作為 Denis Villeneuve 首次轉戰荷里活主流的娛樂片,
可以贏得影評及票房同步肯定的原因。

引旨有沉重的道德議題,
內涵卻是漫長、需要忍耐的一趟腦力震盪的遊戲,
到穿梭過不同窄角的迷宮路後,到達終點始發現,
人物的發展,主題的延伸,已到了另一個層面。

(Spoiler Alert: 內文含有大量劇透)

Keller

口中在禱告,迎面是殺鹿,
縱有相信上帝的心志,但仍想將生活一切掌握於自己手中,
未雨綢繆的鹼液,沒有變賣的舊屋,都為了他犯下的罪作預備。

Pray for the best.
Keller是大眾眼中的平信徒,
相信,卻會跌倒,也會後悔,又依然故我地犯錯。
即使嚴刑的迫供,在他眼中是必須的手段,
他亦再不會亦不能理直氣壯地,唸完整篇主禱文。

而未到絕望無助之際,都想靠一己之力去解決所有,
並不相信警察的體制,亦不依賴宗教的法則,
只是在地底,他的力量與智慧都再派不上用場,
就唯有傾盡全心全力,去向天上的父親求女兒平安。

祈禱過後,切換到馬路奔馳趕往醫院的戲份,
女兒的生還,在於父親而言,是放下個人力量的見證。
其實,信徒沒有分類,
凡是在信蒙揀選的,最終都能認清前路並得到寬恕。

Prepare for the worst.
父親看顧女兒,每事都要有所防範,
因此給她紅哨子作危難時呼救之用。
紅哨子,在開首成為女兒失蹤的誘因,
諷刺地又成為父親的最後一個救命機會,
也許,防患於未然,到最後確可救人救己。
當上一個情節是警探與其妻剛在醫院談及紅哨子的下落,
下一幕就是音樂聲關掉,歸於寧靜時,偶爾響著哨子聲,
已是顯然的結局暗示,讓Keller獲救,並承擔其道德責任。



Loki

父親的登場對白來自聖經,
警察的首句台詞則談生肖,
既是引起觀眾聯想主角舊作《Zodiac》(殺謎藏) 的彩蛋 (Easter Egg),
[註: 十二生肖英文譯名為 Chinese Zodiac]
亦表明了他對宗教的態度,開放卻不只信一家之言。

Keller有家人在旁,Loki則是形單隻影的與女侍應調情,
在感恩節的時分,並不身在溫暖的家庭,
還有後來他在男童院/孤兒院長大的自白,
加深了其獨行的形象,同時暗示不為人知的過去經歷。
他頸項及手指上都有著紋身的印記,到底有什麼意思?

在戲中Loki有一句對白說,他可以理解受害人的處境,
最初或可視為警察的盤問技巧,
只是其查案情緒要時常壓抑,終又沉不住氣爆發,
之前逢案必破,這次卻陷入困局,
都似在鋪陳 Loki 的投入過度,或因個人的感情因素。

又要說到路上橫衝直撞,大雨下滴血中不顧一切的失控,
Loki的堅持,是在於職責,還是彌補童年的什麼?
他也許都曾被侵犯,所以對神父咬牙切齒?
他也許曾經被禁錮,所以對綁架過分緊張?
又或是,他曾犯下過錯,才要警惕自己,才會想去補救?

至於眨眼的小動作,
是過份掩藏感情的身體語言表達,還是曾受創傷的後遺?
Jake Gyllenhaal 為其角色背景帶來了戲劇衝突以外的深度。



Franklin and Nancy

同樣面對女兒被捉,同樣作為基督徒,
Keller 直率表露其真性情,這兩夫妻卻仍在偽善,
虔誠於人前,卻置身事外,將擄人虐待罪名全然推搪。

這當然也是人性,救兒心切難免將他人生命放在次等位置,
Nancy 臉上的仁慈,解開綑綁的舉動,
僅是門面儀式上要宣示的愛,
她不讓丈夫插手,俏俏離開不作一聲,就見自私面目,
最後亦沒見承認幫兇,或為 Keller 說項,
他們的角色典型,像聖經所寫的法利賽人,
活現了無風無浪就當好榜樣,
有苦難有試探就屈服作假,表裏不一的模樣。



Holly

另邊廂,
兒子的癌症早逝卻改變了 Holly Jones 與丈夫的信仰觀,
在故事線索上隱藏了夫婦的宗教狂熱可能。

駕著RV派傳單傳福音,
養蛇的習慣可以歸於美國南部部分五旬節教派的傳統,
以「手能拿蛇」去證明屬靈能力,
最終,兩者都成為綁架小孩的工具,
前者載走受害者,後者作恫嚇之用,
當極端的迷信被破碎後,走上相反之路,釀成恐怖的連環悲劇。

黑人與白人夫婦的對比,
就像基督教目前的福音靈恩兩派,
各有各的理據,卻各有各的缺陷,
但故事並非將教徒妖魔化,
只是通過同一遭遇,去探索兩者人性的陰暗面。

但當然,Holly 縱要向上帝宣戰,
卻仍躲不過寂寞的侵擾,
她留住了Alex,在Alex被捉走後,將兩個女孩帶到屋中,
都是按捺不住孤單的表現。



神父

天主教的規條約章,亦在宗教的批判及劇情的推進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有孌童紀錄,所以引來Loki追訪,
說出了真相,卻被直接無視,
源於其作為神職人員卻有違操守的犯罪背景,早就失去了本來的威信。

這一次,他卻和盤托出了,
有人來告解,神父基於宗教的保密限制而未能報警,
亦不忍去殺人,就將其放進地牢任由自生自滅。



Alex

被指有10歲兒童的智商,卻絲毫沒有與他人的正常溝通能力,
也許是長期受藥物影響之故,也許是多年沒有社交接觸的結果,
他最可憐的地方,在於將車泊到了自己家門外了,卻早已人去樓空。

二十多年前,被拐走的 Alex 在今天的感恩節竟懂得回家之路,
只是媽媽已搬家,若不是 Keller 的濫用私刑,他就沒有最後的團聚,
那是一場諷刺嗎?
警察向其查問真相時,恐嚇若再不說,就帶走其姨姨;
Keller 哄其說女兒下落時,又說「講了就會讓他回到姨姨身邊」,
這些原來只會帶出反效果。

真相大白後,再重溫Alex的動靜就對他有了理解,
與小女孩們其實玩得高興,
對狗隻的殘忍也可能只是源於模仿及學習姨姨。



Bob

身體逃出卻一生都困於永遠解不開的迷宮中,
作為另一位心靈永久破損的受害者,
Bob 既是誤導警方及觀眾的模仿者,又是幫助通往答案的捷徑。

沒有他,就沒有迷宮圖樣的提示,
就不能迅速連結到地牢下,項鍊同樣有著這迷宮的屍體,
Loki 亦不會單看到相架上丈夫的照片,就作拔槍預備。

但他的動機又如何解釋呢?
是尋回失去的記憶嗎? 是單純對當年綁架者的著迷嗎?
還是仍停留在陰影中不能逃脫,一切是其妄想?

爆破受害者家庭,偷走兩個女兒的衣物,
在燭光祈禱會中留下可疑的形跡,
一步一步引導警察們的偵查,是要給他們一起猜迷宮的謎面嗎?
剩下的,就有無數可能,讓影迷們延續思辯與討論了。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全民目擊



"全民目擊" 是一部很不錯的法庭片, 局中有局, 沒有冗長對白,  劇情交代清晰俐落. 導演的敘事手法,  巧妙的剪接及出色的演員, 令到兩小時的電影完全沒有冷場. 片初帶出了一個真相, 然後就再推翻那個真相, 接著就是一個大家認為, 值得相信的真相. 直到最後, 觀眾才恍然大悟, 真相原來如此 .  每一個出人意表的轉接, 都借角色去表達出來, 銜接得很流暢. 觀眾可以從檢察官, 辯護律師,  罪犯父親等幾個方向去了解事情, 跟著他們去追尋真相.  而我, 就被本片的結尾所感動 : " 他以自己的性命, 來換取親人的命, 不是要對方偷生人世, 而是希望對方重生. "   .


雖說本片網上已經有得睇, 但我跟爸爸在戲院觀看, 更能感受到情節帶來的張力,  始終在戲院, 還是比較專注去看, 而漆黑的環境, 更能營造緊張的氛圍, 更能感受到演員說話鏗鏘有力.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逃亡大計 Escape Plan


睇過電影shawshank redemption 及電視劇Prison Break , " Escape Plan "  這部逃獄電影變得有點普通. 鬥智力, 用拳頭, 其實每部逃獄片都有的, 只是今次用上 stallone, schwarzenegger, 有些觀眾應該對他們有情義結吧!  stallone表情依然木訥,  慶幸 schwarzenegger 還有點喜怒哀樂.  ANYWAY, 喜歡他們的觀眾依然會睇得好開心, 因為沒有冷場. 不過, 我覺得故事加了一位跟stallone, schwarzenegger 一起逃獄的穆斯林, 別具意義, 危難當前, 不分種族, 不分信仰, 齊心協力去完成一件事, 我覺得電影的視野是擴闊了.  

黑權大狀 The Counselor


本片以冗長的對白來交代一些道理, 例如 " 出得黎行, 預左要還" , "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對白簡單複雜化, 猶如寫書, 寫詩,  電影前半段, 非常沉悶, 劇情有點難以 "消化" , 雖然知道是" 黑吃黑" 的故事情節, 但仍產生不少疑問.  有點我真的不明白, 為何不殺那名律師, 只殺其未婚妻?  莫非要讓那名律師 " 獻世" ? 交代故事手法, 亦不算高明, 美國很多電影, 都是由起初不同的故事線, 到最後引導至最終真相. 而本片某些對白有點意識大膽, 但又未放盡, 究竟想玩CULT? 文藝 ? 還是怎樣呢?  電影變成不倫不類. 浪費了Michael Fassbender, Penelope Cruz, Javier Bardem, Brad Pitt 等演員.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歲月友情演唱會













"歲月友情演唱會" 很精彩, 讓觀眾見證了他們的友情歲月. 五人在演藝圈中高低起跌十數載, 在演唱會上無分彼此, 誰也搶不了誰的風頭, 各自有表演部份, 最驚喜當然是林曉峰那部份, 擊鼓及後來唱" 海闊天空" 都好有水準. 錢嘉樂自彈自唱 " 同一秒"  好溫馨.  他們不是唱歌班,  但誠意十足. 謝天華跳舞依然可觀, 舞姿亮麗,  鄭伊健那部份有故事性, 牽涉少許打鬥, 其中安排伊健被木箱擊倒的情節, 全場嘩然, 然後配上伊健 " 甘心替代你"  及小春" 獻世", 歌曲動聽, 亦配合情劇.


五位已經成家立室的古惑佬, 各自送歌給太太聽, 溫馨感人.  他們的對話, 除了搞笑, 亦帶點感性 . 陳小春: " 希望跟我喜歡的人再開演唱會", 伊健: " 兩年前, 小春先提議" " 看到草蜢, 其實我們都可以組成一個組合",  林曉峰: " 想再看小春, 天華跳舞", 天華: " 沒有想過可以再次在紅館表演, 多謝這班兄弟..."  其實有些更感性的台詞,  可惜我忘了.


而ENCORE 部份, 五位帶起全場氣氛, 第一首 "感激我遇見" 已經可以全場大合唱, 去到林曉峰的" 海闊天空", 全場歡呼聲非常震撼, 再來一首從未唱過的禁歌" 刀光劍影" , 掀起全場高潮, 最後再唱"校歌" --友情歲月. 非常圓滿.  睇這個演唱會, 不是來聽他們的唱功, 而是一份集體回憶, 正如錢嘉樂說, 他們是值得"保育", 他們在不同的領域上, 帶給觀眾不同的娛樂, 今次的演唱會, 做到很溫馨, 具心思, 甚有誠意, 有點驚喜, 更能帶動全場觀眾情緒,  已經是一個GOOD SHOW !!


PS: 尾場見到 "細細粒 " , 好驚喜!!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本片探討的問題, 很有意義. 導演沒有刻意煽情, 只是透過一些家長與小孩的日常相處,  把問題實在地呈現觀眾眼前.  "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 故事很簡單, 兩個家庭的孩子被調換了. 故事設定了兩位不同風格的父親, 一位是事業型的精英, 另一位是愛跟孩子互動的平凡爸爸. 一名愛講規矩, 訓練孩子成精英, 另一位注重跟孩子相處. 本片強調 跟孩子的互動及相處, 比起 "血緣"  , "金錢 " 更重要. "親爸不及養爸大",  相處六年的愛, 遠勝於血緣關係. 金錢亦買不到親情, 買不到孩子的愛. 本片是適合一家人去看. 看到精英嚴肅的爸爸逐漸改變, 由只顧事業, 訓練兒子, 面對衝擊, 慢慢想得到兒子的愛, 努力跟孩子相處, 到最後放棄對"血緣"的執著, 這種細膩的舖排, 絕對讓不少觀眾掉眼淚. 而故事亦道出母親跟父親的分別, 在日本看來, 父親還是注重血緣, 母親著重跟自己相處的孩子. 本片起初, 入學面試, 小孩慶多被訓練成, 面試要說謊來搏取好感. 這也反映了日本的讀書問題. 另外. 片內所有演員, 包括兩名小演員, 都非常稱職, 演出自然, 令觀眾容易投入.

百老匯電影中心


小黃本來都發起電影發燒兵團看"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但大家各有各忙, 而朋友A 也問我, 會不會一起去看此片. 其實跟朋友, 電影愛好者一起看電影, 是一件賞心樂事, 看完可以分享一下感想. 然而大家約時間, 真的好難遷就. 我倒不如自己一個人去看, 實在沒有耐性夾時間, 下星期六及日, 我又沒有時間看電影. 不想拖得太久了.  今天約了朋友A在旺角吃LUNCH. 午飯過後, 我獨自到"百老匯電影中心" , 看3:05 "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坐在我左右兩邊的, 都是一個人看電影. 裝修了的電影中心, 我還是第一次到來. 發現原來明珠台也會在戲院內賣廣告. 發現就算銀幕已播放了片段叫觀眾把手機關掉, 因為個 "芒" 都影響別人. 但我還是看到有觀眾在電影放映期間, 睇WHATSAPP. 而售票處, 第一次來的觀眾, 包括我, 都不知道從哪個方向排隊, 我看見一對情侶, 也如我般, 排錯方向. 座位較以前的舒服.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詭嬰


梁普智導演寶刀未老,  在營造氣氛, 鏡頭運用, 畫面構思都頗見心思. 本片不大恐怖, 只是公仔的樣子令人心寒. 所以片初, 女主角竟然要保存這公仔, 這情節實在令人費解. 本片為了遷就內地市場, 沒可能有"鬼怪" 出現, 於是所有事情只歸咎於產後抑鬱的幻覺及人的心魔,  這也太自圓其說吧! 如果只是幻覺與心魔, 最後他們也不用搬走吧!  劇本受到限制, 令到本片失去定位. 那首" 不請自來" 幾幽怨, 很配合劇情.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麥浚龍執導的《殭屍》

看罷《殭屍》, 我很欣賞JUNO 這位新導演, 有創意, 對題材有著深入探討. 他用30年前, 曾經紅遍香港及亞洲的殭屍題材, 重新包裝, 既有令人懷緬昔日的殭屍片元素, 卻又顛覆了舊有模式, 破舊立新. 正如JUNO所言, 《殭屍》是一個昔日殭屍時代的終結, 卻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那也是, 所以《殭屍》既有昔日殭屍的元素如桃木劍, 閉氣, 糯米,  卻揉合了一些新的電腦特技, 新的視角效果, 新的元素. 畢竟時代不同了. 而每個角色也有血有肉, 賦予了不同人性, 令一部恐怖片有著更深層次的描寫. 基本上, 我們可以看到角色在不同方面的" 執著", 而小白亦是純潔與殺戮的分水嶺, 每一個角色在本片都發揮了不同功用. 而演繹這些角色, 全是一班演技爐火純青的演員, 特別是鮑起靜鮑姐, 真是把角色的執迷與傷痛, 發揮得淋漓盡致, 另外, 陳友, 盧海鵬, 惠英紅等演來亦是入木三分. 再加上重新編曲的"鬼新娘" , 令本片非常具可看性.


看JUNO《殭屍》 Q&A 環節,  其實清水崇只是在音效及後期製作, 整個構思至拍攝手法全是來自JUNO本身的慨念 , 以新導演而言, JUNO 實在相當出色.

 香港亞洲電影節:  麥浚龍 + 清水祟  片後答問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RvQPuC3UE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KJAaOmIkk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hmqebVS2i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oia7dHmG1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rrwJMeY6S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aF3ph2lbT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xzvXqNGVHg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盜海狙擊 Captain Phillips



改編自2009年真實事件, 美國貨船Maersk Alabama被索馬利海盜械劫, 船長Richard Phillips被脅持當人質. 我覺得導演拍出較有真實感的情節, 不會嘩眾取寵, 不以一個打十個, 或是大量彈藥來吸引觀眾眼球. 那個海域規定了, 船長船員都不可以攜帶武器, 不得不讚, 導演功力深厚, Captain Phillips 以智慧擊退海盜那段戲, 氣氛營造相當刺激緊張, 後來海盜上船, 搜船,  Captain Phillips被脅持的過程, 都非常有張力, 不用太多的武力, 已讓人透不過氣. Tom Hanks把那種面對死亡的驚慌失措, 劫後餘生那種猶有餘悸的心情, 都演繹的極之細膩. 片中亦有令人反思的地方, Tom Hanks問那班海盜為何不去當漁民,  那海盜頭目說魚已經被外來人拿走了, 大有"迫上梁山" 之嘆.


後記: 昨晚看畢電影, 由於爸爸步履蹣跚, 有位好心人問我: " 要不要幫手? ",  我微笑婉拒了他的好意. 香港還是有很多熱心助人的人. 爸爸真的很熱愛電影, 舉步為艱, 還是要堅持入戲院看戲.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大愛同行 Any Day Now


這類片, 是想引起大家關注某些問題, 而這些問題歷久常新, 永遠存在. 故事根據真事改編, 發生在保守的七十年代. 同性戀者爭取撫養唐氏綜合症的小孩, 當中牽涉平等, 歧視等問題, 沒有煽情催淚情節, 感覺更具真實感, 以歌曲歌詞表達心意, 那份哀怨傷感的歌聲比言語更具感染力, 電影首尾呼應, 觀眾跟著小孩的背影走, 看著他留連在黑夜街頭, 感受他的孤獨無助, 而法庭內的幾場辯論, 看得令人沮喪, 社工老師就算多麼讚賞那對同性戀人如何關愛這名小孩, 為小孩帶來正面影響, 最終還是判給濫藥的母親, 實在令人值得反思. 我喜歡此片的結尾, 把MARCO的小報導, 寄給相關人士, 好有力的證明: " 你們的判決害了一名善良的小孩" ,  究竟什麼對小孩最有利?  " 歧視 " 帶來了可怕的後果, 值得大家反思.   男主角Alan Cumming無論是演出或是演唱, 都充滿張力及澎湃的感情.

Any Day Now : Alan Cumming - I Shall Be Released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似是故人來


今天很趕, 幫父親拿完藥, 即刻往尖沙咀, 已經接近六時, 為的是要見見兩位認識了15年, 卻沒有聯絡10年的朋友. 15年前, 我們一班人, 組成了3E CLUB--( English, Eating, Enjoy ) 談天說地, 吃喝玩樂! 沒有任何是非, 沒有任何衝突, 那些年真的很開心. 隨著時間消逝, 各有各忙, 或是不在香港, 沒有人再搞聚會. 10年沒有見面. 今次因為CANDY 從澳洲回來, RUBY 發起聚會, 可惜其他人還是夾不到時間, 而今天 6 - 7 PM,  也可像是巧合, 兼有緣, 才可以聚首.  最重要是巴士飛站, 令CANDY 仍在尖沙咀等巴士, 我又剛好打電話給她, RUBY 也有二十多分鐘, CANDY 笑言: " 註定我們扔不掉大家."


在尖沙咀YMCA 茶聚, 十年後重遇, 大家樣貌變化不大, 沒有時間回首當年, 大家只想抓緊僅餘的時間, 交代近況. RUBY 依然好學, 學詠春, 陶瓷畫等, CANDY 就澳洲, 香港兩邊飛. RUBY問我, 還有沒有學韓文. 我笑著搖頭: " 很久以前, 已經沒有學了, 已經忘了韓文."  RUBY 想明年1月再搞3E CLUB 聚會, 希望會約到更多人.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家人

今個星期, 伯娘, 堂阿哥, 阿嫂回來. 阿哥處事細心謹慎, 之前已不斷打長途電話, EMAIL 跟我聯繫. 伯娘因為腰患, 四十多年來沒有回香港了. 由於阿嫂是西班牙人, 阿哥廣東話亦不大好, 所以大家多是以英語來溝通,  說來慚愧, 眾人當中, 我英語最爛, 但他們認為溝通到便行. 親人才不理會你的英語水平.  他們總是讓爸爸及我, 感到很窩心的, 他們說得最多的是: " anything you need, dont hesitate to call us. " , " We are family", 這兩句話已經很足夠, 讓我們知道, 背後總有人支持我們. 這份心意已經是無價寶. Frankly speaking, I dont want to take advantage from them.


兩三年前, 阿哥因為工幹而回來, 那時候他比較嚴肅, 而今次陪伯娘回來, 家人聚會, 他比較開朗, 不斷拍照片及VIDEO. 上次阿哥話要送我電腦, 我婉拒其好意.  其實只是我本身認為工作已用電腦, 所以在家, 不想有電腦. 今次阿哥又話送相機, 因為他看見我用一部很舊款式的CANON 來拍照. 我也婉拒了. 其實我去年才買了一部SONY, 只是部SONY 比較重, 我沒有帶出來.  阿哥令我想起伯父, 伯父就是這樣的人, 對任何人都好關心照顧.  


伯娘因為脊骨問題, 不宜乘坐長途機, 但因為她家姐想見她, 於是長途拔涉回來. 我明白的, 這可能是最後一面. 其實爸爸跟伯娘, 都有可能是最後一面. 爸爸視力大不如前, 走動亦不方便, 也沒法子坐長途機. 想到 "離別後" 猶如 "永別" , 我感到心酸, 難過. 想起當年, 伯父離世的時候, 我哭了. 往後幾年, 每當想念伯父, 眼淚就會奪眶而出, 現在不會了, 畢竟事隔15年.  跟伯父一家, 天各一方,  但那份親情, 卻是深厚的. 雖然我覺得伯娘不怒而威,但我還是很敬愛她的.  


他們今次回來, 帶他們到圓方, ISQUARE, 旺角女人街逛逛. 而爸爸亦是首次到圓方,  ISQUARE. 爸爸笑言, 常聽到我去圓方, 今次終於來到此商場. 圓方食肆很多人, 要排隊等候. GRACE 愛吃中國菜, 家中也會蒸魚, 原來阿哥會教她烹調中國菜. GRACE 說她也覺得驚訝, 竟然適應到香港, 不會感到不舒服. 她喜愛香港的H&M, 因為衣服較適合她, 在美國H&M 是售賣年青人服飾. 由於圓方有shiseido, GRACE 也買了一點東西. 因為美國, 她住的地方附近沒有 "shiseido".  


旺角女人街, 阿哥竟然懂得用廣東話跟別人講價, 以更便宜的價錢買了Luggage Tag. 又買了Samsung Galaxy 4 Case. 原來美國買PHONE CASE 很貴, 阿哥寧願在香港購買. 我又帶他們吃魚蛋, 可惜不夠咖哩味, 那檔魚蛋真係麻麻地. 阿哥以為搭的士都要給TIPS. 這裡不是美國, 不用每到地方也給TIPS的.  


10月5日星期六晚上, 我訂了ISQUARE " 南海一號" .  由於我太遲訂, 雖然也有窗口位, 但我們的位置望出去, 沒有太多燈飾. 席間, GRACE 給我們看她的狗狗MECA, 非常美的黑奇仔, GRACE 說ALEX 上班, 可以有MECA 陪伴. 她又問香港有沒有人吃狗, 我說香港吃狗是違法的. 爸爸也坦言很愛狗.  在" 南海一號", 餐前可以叫蔗水, 或羅漢果茶.  我跟伯娘喝羅漢果茶, 其餘的喝蔗水. 阿哥叫酒, 問我要白酒, 或是紅酒, 我說紅酒. 阿哥說想不到我會喝酒. 我說因為朋友愛喝酒. 阿哥點了陳醋雲耳, 一個充滿WASABI 味道的沙律? [ 阿哥愛WASABI 食品, 他LUNCH 也吃WASABI 海蜇.]  燒腩肉, 一人一份鵝肝伴鮑魚 (伯娘不吃), 一人一份蟹皇翅(翅多, 湯甜), 片皮鴨, 蒸石班(肉非常嫩滑), 炒露筍, 炒飯. 阿哥說這一間比前晚港島某間好. 其實只是口味問題吧, 前晚那間也是米芝蓮一星.  


PS 今次伯娘, 阿哥也有給我利是, 他們太客氣, 我也送了一些紀念品給他們, 是在道場, 師傳頌過經的物品.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The Place Beyond The Pines 末路車神


The Place Beyond The Pines 港譯: "末路車神" 真的誤導觀眾. 故事橫跨兩代, 上一代兩位爸爸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Luke甘願為兒子鋌而走險去打劫, Avery卻為了自己前途, 忽略兒子. 我沒有看過 "DRIVE", 但看到有觀眾說 Luke 那段戲好像Ryan Gosling另一部電影"DRIVE" . 本片講到 Luke, Avery的下一代, 都是孤獨的問題青年. 這類內容, 美劇美國電影從不缺少, 而電影又沒有時間細膩舖排, 令到本片後半部, 只流於陳腔濫調.不過, LUKE的兒子尋找父親的足跡, 還是能夠觸動我.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逃出生天 3D



拍得好迫真, 好刺激,  而3D效果....我覺得一般啦. 救人場面如天秤, 電梯槽都頗具心思, 真的要看大銀幕才可以感受到那份震撼的效果. 而內容, 就係寫在危難中人性的一面. 印象最深刻是那位醫生, 他說 "醫生都是人, 都會害怕." , 及消防員在 " 火場中, 無得選擇", " 唔可以揀人黎救" .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情約半生-- Before Midnight


喜歡"情約半生",  喜愛其寫實, 不做作, 不催淚.

我本身沒有看過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set, 但源於好奇, 點解可以九年拍一部, 拍出三部曲 ? 完全不知道Jesse , Celine究竟如何相識, 中間發生過什麼事, 導致他們離離合合, 我就已經跑去看"before midnight". 這部電影比較適合一些拍拖或結婚很久的觀眾,  電影內的對白容易令這些人產生共鳴. 兩人相處久了, 或是有了兒女,  不再是浪漫的童話故事, 要面對一些現實問題, 女的忙於家務, 男的工作過後, 跟友人喝酒聊天, 好像忽視了關懷身邊的女人. 激情過後, 不再盲目包容對方的缺點, 開始埋怨, 開始細數對方的不是, 或是言語間, 會刺到對方的痛處. "包容" 其實要費好大力氣, 但想深一層, 大家願不願意放棄這段感情 ? 片內的Celine到最後還是很珍惜這段情. 另外, 兒女與父母的問題, 看到Jesse努力嘗試拉近跟兒子的距離, 吃力不討好. 有時候, 你想盡父母的責任, 然而環境, 或其他因素, 未必盡如人意.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轉載] 被偷走的那五年 觀後感

http://onethirdfilm.wordpress.com/2013/09/22/thestolen-years/

看完上述網址那位仁兄的分析, 才知道" 被偷走的那五年"  跟美劇《Alias》(特務A) 第二季大結局上演的情節是一模一樣的.而好不容易等到復合了,突然發現了腦退化症,觀眾跟兩夫妻又陷入另一輪困境,就如同2004年韓國電影《抱擁這分鐘》的情節.連去屆康城金棕櫚得主《Amour》(愛) 都照搬過來.  天下文章一大抄, 看你接不接受. 也視乎你看過多少電影. 另外, 有觀眾說像林心如的" 遺忘"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名瞞憨族We're the Millers


以前看過 "JONESE " , 四名陌生人扮演一家人去推銷高級商品. 今回 "We're the Millers" 賣大麻阿叔, 脫衣舞孃, 憨厚處男, 離家少女齊齊扮一家人去運大麻, 這個組合比 "JONESE " 更有趣, 本片充斥有味黃色笑話的電影, 但又真係幾搞笑. 當然亦有溫馨時刻. 只可以說句, 橋唔怕舊, 睇你受唔受. ENDING都係要繼續扮演一家人, 當然有一個合理原因. 片尾仲有NG片睇.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Paranoia 無間暗戰


卡士吸引, 劇本卻平平無奇. 有演技派Gary Oldman, 有帥哥美女Liam Hemsworth, Amber Heard , 還有Harrison Ford坐陣. 可惜只是流於公式商業諜戰片, 卻又拍不出張力. 男主角最後反擊, 也是很平淡. 如果有追看美劇的人, 可能都會為見到Nip/Tuck 的 Julian McMahon及LOST 的Josh Holloway而感到有點興奮, 但他們在電影中的作用不大.